3月24日,中國石化發布了2018年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9萬億元,同比增長22.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0.89億元,同比增長23.4%。據計算,中國石化在2018年每天實現凈利潤1.73億元。
中國石化將其業績增長歸因于主要產品價格的上漲,以及其營銷網絡的全面優勢,并充分拓展了市場,從而實現了主要產品銷售額的同比增長。總體而言,下游行業,如銷售(原油,天然氣),煉油和化學品是中石化的主要利潤來源。上游勘探和開發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但在過去幾年中已顯著改善。在
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在前三季度出現波動,而第四季度單邊價格急劇下滑。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全年平均每桶71.03美元,同比增長31.1%。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國內天然氣需求旺盛。據統計,全境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28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1%。
在收入構成方面,中石化最大的收入來源是煉油部門和營銷和分銷部門為銷售石油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和其他成品油)產生的收入為人民幣15,579億元。在總收入中,它占總收入的53.9%,增長了17.6%。增加的原因是成品油和其他產品的價格上漲。
的第二位是化工產品對外銷售收入4574億元,占總收入的15.8%,同比增長22.4%。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與生產和銷售密切合作,努力增加市場份額,擴大貿易規模,從而帶動化工產品銷售和價格的增長。
然而,增長最快的是第三大業務板塊,出口原油,天然氣和其他上游產品,營業額935億元,同比增長35.2%。主要原因是公司抓住了原油和天然氣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有利時機。
雖然收入增加,但中石化的營業費用也有所增加,全年達到2808.9億元,增長22.7%。百分之八十的支出用于購買原油,產品和經營用品及費用,金額為人民幣2,290億元,同比增長29.5%。
此外,在中石化整體利潤分部中,勘探開發的毛利率最高,為11.6%,毛利率較上年增長15.1%。其他行業,包括煉油,營銷和分銷以及化學品,都經歷了毛利率的下降。1986年,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銀河盆地和四川盆地獲得了新的油氣勘探發現。全年新增油氣經濟可采儲量為4.582億桶油當量,原油儲量替代率達到131.7%。這是向前邁出的一步,表明2018年的勘探和開發量大幅增加。
第四季度原油價格的下跌對中石化的股價產生了重大影響。前三季度,中石化的股價達到每股7.45元,然后一路下跌。2019年的最低點是每股4.96元。12月27日,中石化前總經理陳波先生和黨委書記詹軍因工作原因被停職。新聞發布后四小時內,該公司的市值蒸發約763億元。3月22日收盤后,中石化股價為5.98元/股,總市值為7,240億元。
在財務報告中,中石化還提到了2019年的前景。它計劃生產2.88億桶原油,2.46億噸原油,1.57億噸成品油和1.82億噸國內成品油。它計劃生產1212萬噸乙烯。
在資本支出方面,中石化預計2019年將投入1363億元,其中勘探開發部門資本支出占43.7%,達到596億元。
3月13日,中石化總裁馬永生表示,五年后,其銷售公司的銷售和重組基本完成,下一步將是抓住機會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這意味著中石化將增加另一家上市公司。